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垃圾徵費)條例草案自8月底於立法會三讀通過以來,相信大家心裡也會有不少疑問,究竟條例在具體上是如何運作?垃圾徵費又是何時開始、如何收費?棄置垃圾是否須使用指定的塑膠袋?這些問題,現在就來為你逐一解答。
設有18個月「準備期」
根據環保署的統計數字,2019年香港每天的都市固體廢物量達15,637公噸,而本港3個現存的堆填區亦預期會在2030年飽和。為了解決垃圾問題,於8月底通過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垃圾徵費)條例草案,便是希望以污者自付的形式,鼓勵大眾從源頭減廢做起。雖然草案仍未正式公布實施和收費日期,但估計將設有18個月的「準備期」,即起碼至2023年方會實行。而法例實施初期亦設「適應期」,將向大眾免費派發「指定垃圾袋」。另外,環保署亦會進一步加強宣傳及公眾教育,以及開發與垃圾收費有關的系統和設施,希望能幫助家庭減少製造廢物。
「按袋」收費 3人家庭需月付$33至$51
那到底垃圾徵費將會如何收費呢?環保署建議了兩種收費模式,分別為「按袋」和「按重量」收費。「按袋」適用於一般市民及商店(包括住宅樓宇、工商業樓宇、村屋、地舖及機構),市民須先購買預繳式「指定垃圾袋」,共有9種容量(從3至100公升)供選購,價格為$0.3至$11/個,即每公升約為$0.11。政府估計,若以一個3人家庭每天使用一個10至15公升的「指定垃圾袋」計算,每月的垃圾費約為$33至$51。
「指定垃圾袋」 一般超市有售
除了須使用「指定垃圾袋」和將垃圾包妥當之外,垃圾袋亦須貼上「指定標籤」後方可棄置。至於未能放進「指定垃圾袋」的大型廢物,則劃一收費$11/件,亦須貼上「指定標籤」。如違反以上規定,執法人員將會先作口頭警告,其後罰款$1,500。「指定垃圾袋」及「指定標籤」估計將於超級市場、郵局、便利店及自助售賣機有售,方便大眾購買和使用。
更多資訊:
[[[related_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