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一張椅,足以反映城市設計好與壞。在香港,偏偏公家椅子最為人詬病,反而市民自發擺放的各式椅櫈更有趣。攝影師姜永生(Sam),曾藉攝影項目「空凳」探討相關議題;是次為深港設計雙年展,也構思了一脈相承的主題:「路上歇息」。
夠人性化嗎?
話說五年前,Sam已開展「空凳」計劃,專門拍下港九新界,人們放在或扔到公眾地方的空椅。大抵沒有人會反對,這些椅子,實在比公共座椅人性化,起碼不會中看不中用,或為了趕絕街客,在櫈面加設怪手柄。或者,民生都需要更多椅子?(「空凳」計劃英文名:The City without Chair)所以在車站,樓梯,簷篷底下,路邊轉角等,才見各式空櫈的蹤影,不被滿足,便自己滿足自己……
兩地「坐」不同
Sam獲邀為本屆深港設計雙年展,擔任攝影比賽講師及評審。雙年展以Sam構想的主題「路上歇息」,向大眾徵集作品。這主題,比「空凳」更廣闊,「我的想法是回歸基本,思考甚麼是坐,為甚麼坐,要怎樣坐,累了沒櫈子又如何等,透過一連串問題,讓大家回想並重新感受在路邊歇息的體驗,也從而審視深港文化的差異。」
先放下批判眼光,席地而坐與否,反映文化差異,普遍港人不太接受,比起清潔,更怕人目光;倒是有些外國人卻不甚介意,包括重視禮教的日本。Sam:「在日本,我見過有人蹲在地上。聽一位四十多歲的日本朋友說,這事在她和其他長輩看來,當然十分沒有禮貌,但現在車站太多人,椅子不夠,年輕人都會蹲在月台等車。」
Sam再說:「我特意到過深圳數趟,觀察那裡的城市設計,以及人們坐著歇息的方式。他們喜歡坐在行人路和車道階級,不論年少老幼,或在聊天,甚至真的小休一會。」他亦見證過一件有趣事:「有次,兩位大概三十多歲的女士,坐在商場門口,管理員見狀,要求她們坐在旁邊的椅上。」過程沒不快,雙方面帶笑容。無論有椅沒椅,坐在哪,還是一門學問,始終不能阻礙他人。
第二屆深港設計雙年展-「路上歇息」攝影展
日期: 9月9日至10月30日
地點:尖沙咀河內道18號K11 藝窗
#518 metro Pop
TEXT: NICKY
PHOTO: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