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最能體現人情味的地方,必然是離境和入境大堂。收藏家James尤記得接機大堂的畫面,一條微鈄的通道,兩旁站著心急如焚的接機者,大堂航班表的「嗒嗒」聲跟接機人士的歡樂聲交集:「當年出國,一般很久才會回來,所以重聚時大家都特別激動,而且都是全家人出動接機,氣氛很好。」
那邊廂的離境大堂,卻是另一番風景。不似得現在一年動輒去幾次旅行,當年出國打工或留學,一般只會學滿師才回來,加上通訊設備不普及,離別時分外不捨得。James指,今天的赤鱲角機場再難見此場面。另外,航空公司昔日會推出不同紀念品,機票、登機證經精心設計,如登機證背面印有小遊戲,貼心地照顧到等待中的乘客,這份心思都是電子化後的今天所難復見。
當年啟德機場的跑道非常接近民居,加上飛機飛至九龍城上空時,需轉向47度再落跑道,難度十分之高,因此被列為世界十大危險機場。當年只有經驗豐富的機師才有資格在啟德降落,啟德跑道亦常被應用於機師考試的模擬飛行。
落閘 放飛機
當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一到埗就活捉大量戰俘去擴建機場,建成「交叉跑道」,但跑道跟車道交接,因此每當有飛機降落,就會像日本的火車軌一樣,車道就要落閘,將路人、車輛欄下,乖乖地等待飛機橫過後才開動,但由於彩虹道是九龍的交通要道,相信當時為人們造成不少不便。
該情景以及車道的確實位置一直眾說紛紜,後來James終於找到一張照片清晰地拍下飛機快將降落時的畫面,相中車道就在現時的啟德明渠旁的彩虹道,終真相大白。





TEXT.SUMMER PHOTO.FRANKY &吳邦謀(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