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一切就是呼吸,沒有食物尚可生存,沒有呼吸則生命無息。呼吸是維持生命能量的一種節奏;平均而穩定時,心自然澄明,所以古往今來,「修心」的法門都離不開「調息」。
嬰孩不需要被提醒如何呼吸,因為這是他們離開母體後第一個本能動作。我們不懂,也許是由於生活煩擾,不容許自己花點時間去專注呼吸。印度傳統醫學形容維持人體的生命是通過氣(Prana),透過呼吸法(Pranayama)使氣走遍全身內外,平衡身心。當我們緊張和焦慮時,呼吸較短淺。心平氣則和,「和」的意思即和諧。
練習呼吸法可先觀察四個步驟,吸氣、暫定、呼氣、暫定,這個過程就如音樂的節奏,暫停是空間,沒有這個空間,便無法帶來真正的休息。
要認識自己身體,可以把左手按於下腹,右手按於胸部,先用雙手感受身體,然後觀察氣吸入和呼出的管道、胸腹起伏的狀態,持續5分鐘。不需用力呼吸,只要知道氣一入一出,自然地感受呼吸的長短、冷暖。
生活有很多煩腦,不如好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