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工作壓力大,容易引起煩躁、焦慮等的負面情緒。不少人會「化悲憤為食量」,以甜點作為正能量來源,但這是否一個最可取的方法?有什麼「開心食物」,同樣可讓人吃出好心情?
朱古力、雪糕、蛋糕等的甜食,繽紛的外表與甜味均會讓人輕易愉悅起來。這是因為當血糖上升時,可助提升情緒,帶來興奮心情。可是,當血糖水平被胰島素降低後,愉快的心情亦會隨時消失。心情如此起伏不定,只會更易於產生負面情緒,因而切忌依賴甜點來減壓。
事實上,在甜食以外,有不少「開心食物」也可助踢走負能量。在認識「開心食物」之前,我們可先了解有利情緒健康的營養成分:
1. 色氨酸
色氨酸是蛋白質的一種,可助製造被譽為是「快樂荷爾蒙」的血清素,可從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豆類食品中攝取。血清素具鎮靜之效,可助入眠。
2. 奧米加三脂肪酸
奧米加三脂肪酸除了有益心臟,亦是腦內杏仁核的重要營養素,可預防出現負面情緒,紓緩抑鬱症狀。核桃、奇亞籽、深海魚如三文魚、沙甸魚,均是富含奧米加三脂肪酸的食物。
開心食物一覽
1. 香蕉
黃色的香蕉容易予人幸福感,其富含色氨酸,抗氧化物和維他命。
2. 番薯
含複合性碳水化合物的番薯,有助傳遞色氨酸和生產血清素。
3. 羽衣甘藍
爽脆的羽衣甘藍是另一種含複合性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樣有助產生血清素。
4. 紅肉
紅肉是重要的色氨酸來源,同時提供蛋白質、鋅等多種營養素。
5. 合桃
合桃含有多種神經保護物質,包括維他命E、葉酸、奧米加三脂肪酸,對大腦非常有益。
6. 三文魚
含豐富奧米加三脂肪酸,有助神經細胞健康,調節情緒。
TEXT‧TRACY
[[[related_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