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識食

吃貨救地球
環保食物之選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環保產品,想培養綠色生活習慣,但又不知從何入手?不如從最簡單的食物選擇開始。其實大部分以畜牧方式圈養的動物,如牛或羊等,都會在飼養過程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令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導致溫室效應進一步惡化,因此被視為不環保的食物。那麼要吃得環保又有甚麼選擇?不如從以下8款食材開始,每款都十分「百搭」,可以輕易做出美味的料理。

1. 伴菜之選——園豌豆
園豌豆其實是西方料理中常見的青豆,多數用作伴菜。園豌豆之所以環保,是因為它本身的自然固氮作用,能把大氣中的氮氣轉化,並帶到土壤之中,因此能夠在不使用化學肥料的情況下而增加泥土中的養分。另外,園豌豆屬於耐寒性高的植物,能夠在溫度較低的地區種植,減少因酷熱而增加的用水量。
 
園豌豆是西方料理的常用食材,「百搭」之餘亦非常容易烹調。

[[[related_posts]]]

 

2. 中西之選——番茄
種植番茄的碳排放量相對較低,每1公斤只會釋出1.1公斤的二氧化碳,而且它的根部能生長至泥土深處,從底層吸收水分,因此對水量的需求比其他植物少。除此之外,番茄亦屬於非常易於種植的植物,所需的空間和時間不多,非常適合於家中種植。

番茄無論在中式或西式料理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食材。

3. 營養之選——西蘭花
西蘭花集抗癌、控血糖、抗氧化、抗炎、提升免疫力等功效,經常榮登食物營養排行榜,原來它除了營養價值高外,亦十分環保。屬於十字花科植物的西蘭花,會自然地產生有殺蟲作用的化合物,因此種植期間不但不需要化學農藥,於生產過程中釋出的碳排放總和,甚至少於汽車駕駛1.6公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00克西蘭花含有高於一個橙的維他命C含量。

4. 異國之選——小扁豆
小扁豆常用於地中海菜式,美國環境工作組織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EWG)指出,小扁豆是最「氣候友善」的蛋白質來源,若把其種植、處理、運輸、零售等碳排放數字加起來,總和只有0.9公斤,比雞肉的碳排放量少7倍。

小扁豆有黃色、紅橙色、綠色、棕色和黑色等不同顏色。

5. 甜食之選——無花果
無花果其實是花不是果,屬於地球上適應力最強的植物之一,有超過750個品種,其中不少更是維持整個地球生態的關鍵。 全年生長的特性和極高的營養價值,令無花果成為無數野生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作為食材,無花果天然帶果香的甜味,無論配搭主食或做成甜點同樣十分可口。
 無花果可以當水果進食,亦可入饌,其甜味非常突出。

6. 主食之選——馬鈴薯
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主要糧食,僅次於稻米、玉米和小麥。馬鈴薯的環保之處,在於它省水的植物性,每種植一磅馬鈴薯,只需使用50加侖水,對比稻米每磅需要403加侖的用水量,薯仔比稻米的用水量足足少8倍。此外,馬鈴薯能自然產生殺蟲和殺菌的物質,在種植過程中可避免使用化學農藥。 

馬鈴薯除了可作為主食,更可以釀酒,伏特加酒的原材料就是馬鈴薯。

7. 水果之選——橙
橙是最節省用水的農作物之一,每磅只需使用55加侖的水種植。若想為環保做多一點,可選購本地農產品,減少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又或者喝橙汁時選擇於家中鮮榨,避免製造即棄紙杯、膠飲管、膠袋等不必要的塑膠垃圾。


西方甜點中有時會用橙皮提升味道。

8. 海鮮之選——青口
海鮮也是環保食物?相比最不環保的養殖三文魚,青口的養殖方法對環境造成的傷害相對較低。漁農會在海中垂下繩子,讓青口生長在繩子上,海洋生物仍然能隨意在繩與繩之間暢遊,對海洋及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較其他海鮮低,因此是最環保的海產類食物。

青口的養殖方式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較低。

[[[related_posts]]]

 

 TEXT:LORRAINE LO
PHOTO:網上圖片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