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樂土是村民純樸友愛、土地肥沃果物豐盛,那上水古洞便是人所嚮往。每家每戶門外都有農地或小果園,收成之物互相分享,對來客友善,聊出興緻更會棒上美食與你細說鄉村故事,難怪每一口味道,都是古洞情味。
我種的生果不賣,你來,送些給你。
周生的暖暖果園
「我負責種,太太兒子街坊負責試食,哈哈,你問他們,我不知那個最好味呢。」67歲的周生是古洞土生土長的村民,本從事養魚業,養熱帶魚,5年前退休後接手家裡這個原由太太打理的果園:「不是果園啦,不過貪得意沒事幹,太太喜歡吃生果,便種些來玩。」
他謙虛,小果園作物粗略數算便十多種,菠蘿、香蕉、蘋果芒、荔枝、龍眼、大樹菠蘿、沙田柚、大蕉、火龍果、木瓜、番石榴、雞蛋果……「你現在來不是時候,七八月份來,許多生果收成便可拿些走。」周生果園的特色是,只送不賣,他說收成不夠賣但又吃不完,不如送街坊。
自小替父親打理農田,周生笑說打理果園不難,沒甚麼技巧,選對時節便可:「回暖天最好種菠蘿、大蕉,夠水分,夏天便收成。秋天種落的木瓜,現在便收成,煲湯最甜。」每天起床先逛一圈果園,淋水施肥除除草,周生說當晨運,但最怕是結果時節,會惹小偷──雀仔。「要拿一塊大布遮住,還有放個稻草人嚇走牠們,我用這頂紅色帽貪其鮮艷,雀仔不敢來。」夏天快到,周生果園收成最豐富之時,羨慕他有好味道不用外求,他搖搖頭說:「我也要買生果吃呀,冬天收成少,試過超市買,一點不香甜,有些還空心!沒辦法呀,進口生果要計算運輸時間,未熟便割下,哪會好味?自家種,熟透才摘,有些放上兩日吃,啖啖果香,味道更好。」
離開時周生送上蘆薈兩大棵,見小記樂不可支道謝,他笑說:「唔使多謝,咁小事。哦!木瓜也可以摘了,帶個回去。」那笑容比鏡頭前更爍爛。
得意之作:菠蘿
周生果園內產量最多的生果,該是他的得意之作──菠蘿。「早年買了一個地們菠蘿回來,聽講菠蘿頭可以繼續種,便埋在泥裡試試,菠蘿易打理,種在地上,三四個月便收成,又不用去樹上摘,想不到會愈種愈多。」
最期待:紅心番石榴
從台灣旅行帶回來種植的紅心番石榴,周生說種了兩年幾還未有收成:「應該要3、4年吧,聽說這種台灣番石榴味道最好,就試試嘛。」
唯一出售產物:美容蘆薈
周生笑說果園生果自己每樣只吃少少,大多是種給太太兒子吃。這些蘆薈,更是太太傑作:「她買了一棵回來種,種著種著,便愈生愈多!大棵的是食用蘆薈,細棵的是美容蘆薈,不能吃啊。蘆薈會那去『鼓動墟』市集賣,實在太多了。平日有人來也可隨便拿些走,哈哈,反正別人當寶,我當草。」
#445 Green feature
Text‧Naomi
Photo‧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