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工業在香港,從來是狹縫中的花。如果無大財團、大機構背後支持,夢想之花隨時被「加租」二字一腳踩碎。不過幸好,有年輕設計師瞄準潛力舊區,開店做生意之餘,不忘讓藝術空間進註;有手作人打開大門,為自由業藝術工作者提供公社式共用工作室;也有工藝班導師,與式微的改衣店日夜分租,在旺地抗貴租尋找新出路。
三層式文藝開放唐樓 22°N
深水埗南昌街一幢四層樓高的戰前唐樓活化成一所集藝術、文化、零售於一身的概念店22°N。新意念的幕後推手是三位80後設計師,在深水埗搞文化藝術乍聽格格不入,三子卻小心計算過,Rex:「考慮過中上環、灣仔銅鑼灣等文藝社區,可是租金實在嚇人,而且走高檔路線,不夠生活化,希望藝術融入平民生活。深水埗是個能代表香港、很靈活的地方,有無限可能等待發掘。這附近有JCCAC、美荷樓、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文化藝術氣氛不比中上環弱,而且一直是本地設計集中地,相信沒有哪個設計師沒來過深水埗花布街一帶搜羅材料吧。」
地址:深水埗南昌街88號
facebook:22degreesnorth
Co-working space靈活日月時租 The Crafties
雖然近年藝術、多元文藝空間逐漸落戶各區,坊間的創意市集亦愈見盛行,但如何避免曇花一現?位於上環的The Crafties是個藝術手作的co-working space,負責人之一Sky說:「本地手作人要有自信,凝聚力量,才能將手作發展成長遠事業。」
Co-working space不是新鮮事,本地也有為自由業工作者提供場地的共用空間,The Crafties是寥寥中難得一個。「這裡佔地1,200呎,目前除了是我們幾位創辦人的工作室,亦有兩個長期租戶,以及月租、日租及時租的短期租戶。」Sky解釋,缺乏工作室是許多本地手作人面對的困境,沒有完善支援,難有穩定作品出售:「這裡提供工作枱外,還包括一般手作機器及工具、手工藝參考書、咖啡小食等,採用自助形式,租戶如有任何其他求都可向我們提出。」
Sky認為co-working space比商業營運的藝術工作室有較大自由度及靈活性,最重要為手作人尋找新出路:「本地手作易給人一種『柴娃娃』不夠專業的感覺,要做全職手作人難過登天,但在台灣、日本手作可以發展成事業甚至品牌。所以我們希望替手作人發掘新機會,愈來愈多人工餘報名各類工作坊」
地址:上環德輔道西27號星衢商業大廈一樓
facebook:TheCrafties
變身日與夜 Dotted Collective
辦工作坊的確成為手作人埋頭創作以外的下一步。在與其他手作人分租前,其實Dotted Collective現址也是租用一家改衣店,另一創辦人兼皮革導師技安說,既然旺地租金貴,何不用到盡:「有晚經過一間中學,忽然想,如果晚上可以租用來教班便好了。香港不是沒有空間,只是用得不夠盡,碰巧親友位於銅鑼灣的改衣店晚上空置,於是提議租用,日頭改衣,晚上變工作坊教室。」他們把長枱搬進改衣店,技安教製皮革、Millie教寫書法和篆刻,還有其他手作人教室:「暫時每周至少四天有課,每堂大概容納八至十人,不算多,但勝在地利位置優勝,地鐵站對出。如果不是分租,根本無可能在這裡設置教室。」
地址:銅鑼灣渣甸坊28號京華中心2期16樓b室
facebook:Dotted Collective
Text‧Naomi
Photo‧Franky、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