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夏季,滿目青翠。我們與許多樹木「朝見口,晚見面」,它們默默為我們遮陽擋雨,綻放芬芳的花,結出甜美的果,我們卻從不知它們的名字。帶小孩走趟南丫島樹徑,逐一指認本地常見樹木,說不定還會發現其他有趣故事。

細葉榕的氣根觸地後會變粗和木質化,覆在主幹上,故細葉榕又稱「扭紋柴」。樹幹的水分甚多,容易卡住木鋸,故甚少被當作木材使用。不過它是絕佳的遮蔭及防風傘,可容納鳥兒、松鼠、蜜蜂、螞蟻等小動物。果實也頗受雀鳥歡迎。

樟樹的樹幹及葉子揉搓後具樟樹獨有芳香(樟腦的氣味),製成樟木櫳收藏衣物、書籍皆可防蟲抗濕;亦可用作建材、造船及家具等。

據說有些農夫會在木瓜樹上揼釘,讓木瓜樹以為自己快死了,就加緊把養分送到果實以增加繁殖機會,使木瓜變得又大又甜。

夏季開花,氣味濃郁能飄往遠處,故名為九里香。
《島上樹‧城中木》
外遊
南丫部落生態導師會帶小朋友和家長走進南丫島的叢林國度,細心欣賞島上的一草一木,介紹常見樹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另會收集落葉枯枝,即場進行簡單DIY創作。
日期:7月24日
工作坊
由大自然回到市區,本地藝術家王天仁將透過來自城市的回收木材,引領小朋友創作木頭城市,以故事形式與家長孩子討論、觀察,引發對城市的反思。是次工作坊會讓家長及小朋友了解樹在自然界及城市中的不同角色和用途,並從中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日期:7月31日
查諸:5625 9157 / marketing@pmq.org.hk
metro Pop #508
Text: Chelsea
Photo: Fra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