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樂壇久久無新火花,卻造就了一片改詞熱。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份改詞的慾望,每次唱K遇上諧音時,總不免聯想到其他字詞,有時也忍不住衝口而唱。從「梅小惠世上最美麗」到「當晚與你記住羅家英」,到底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改詞人,要具備怎樣的技巧與天賦?透過了解過往本地曾出現的改歌歷史,說不定有天你也可以加入改詞人行列。
六十年代
早在粵語長片時代,當中出現的很多歌曲都來自歐美的,從迪士尼音樂劇、歌舞片如《仙樂飄飄處處聞》到古曲音樂應有盡有,歌詞大多盞鬼得意,由梁醒波等諧星以及一眾男女主角一起獻唱,氣氛歡樂。
後期香港開始出現一連串以戲謔為主題的改編歌曲,唱得街知巷聞,從1961年有歡場三聖之稱的鄧寄塵及鄭碧影的鬧交歌《詐肚痛》(改編自Rosendo Ruiz Jr,填詞者為胡文森),到1968年,東方貓王鄭君綿改編自《帝女花》的《落街無錢買麵包》,主題以當時普羅大眾面對的窮生活(與2013年改編自《陀飛輪》的《窮飛龍》遙相呼應),將廣府話的棳核抵死發揮得淋漓盡致。
《落街無錢買麵包》
「落街無錢買麵包 靠賒我又怕被人鬧
肚飢似隻餓貓 受了飢寒我開聲喊」
毛后李秋霞
80年代本地除了有大量歌手翻唱歐美以及日本的改編歌以外,最奇葩要數李秋霞,她是馬來西亞人,但以演繹色情歌曲而在香港走紅,多首歌曲包括《十擺十擺》《三級片霸》《老坑你好野》、《跳飛機》、《怨恨老豆》、《印度神油》,大膽程度叫人咋舌,贏得「毛后」薄幸名。但因為歌名及歌詞裸膽,未能節錄,多首作品在Youtube依然找得到。

七十年代
張武孝
之後70年代有玉石樂隊主音、人稱大L的張武孝,他的最後一張專輯《今天始呻笨》大部份都是來自中詞西曲,當中「最神的」要數改自Michael Jackson名曲”BEAT IT” ,其中副歌部份的「返工~返工~日做夜做猛做無用~」簡直將打工作日做夜這卻得個拮」的心態刻劃得入木三分。
八十年代
歡樂今宵金像獎歌曲頒獎典禮
80年代,很多喜劇形式的綜藝節目都以改編歌作為搞笑元素。《歡樂金宵》造就了不少改編歌詞的經典,而且全宦是為博君一笑而無所不用其極,當年除了將歌詞變成無聊有趣的歌詞外,反大搞笑高手摸仿歌星的演出亦令人難忘,如《掃墓》、《幾許瘋語》、《陪著隻狗》等,最瘋狂是當年為他們自謔《勁歌金曲》而製作的《歡樂今宵金像獎歌曲頒獎典禮》,就連短短幾秒的入選歌名單也特意改編重拍MV,可見其製作認真的程度。
TEXT: Ringo PHOTO: WAI, Fra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