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十分注重社區清潔及環保。市民每天只要將垃圾袋丟到固定的集散地,垃圾車便會定時前來收集。但在這段等待期間,被隨便包起的垃圾躺在街道上,夾雜著讓人退避三舍的氣味,難免影響城市觀感。有設計工作室就推行「垃圾袋美化計劃」,期望能為垃圾正名,讓包垃圾成為樂事。
日本設計工作室MAQ由2006年開始推出Garbage Bag Art Work的藝術計劃,與各界合作,設計出可愛的垃圾袋,希望一改大眾對垃圾的印象。
「富士山款」共裝有9個垃圾袋,1白8藍,堆起來活像一座小型富士山。
「蔬菜系列」為農業用垃圾袋,印上不同蔬菜圖案,全由廢棄或破損的農業塑膠袋回收加工所製。
與日本環保團體Mottainai Campaign合作推出的「流淚動物」垃圾袋。希望藉極地動物流淚的可憐樣子,喚起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關注。部分收益亦會捐贈至相關環保團體。
而這款引起網絡熱議的「兔子君」,為2008年Kids Design Award的獲獎作品。專為愛野餐的人而設。垃圾袋的手提部分比一般長,打結後就像長長的兔耳,即使拿著垃圾走在街上也不覺尷尬,更是打卡一流的道具。還有藉口不帶走野餐的垃圾嗎?
Garbage Bag Art Work的初衷是改變人們對「垃圾=骯髒」的刻板印象。當我們不再對它們敬而遠之,甚至不捨得把它們丟棄的時候,也許能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過量製造垃圾的問題。堆在街角、被塞得脹鼓鼓的垃圾袋 ,不論有多可愛,最後也只會演變成大自然的負擔。今天就由家中小事著手,在丟垃圾之前,先想想它們會對生態造成的傷害,逐步開始回收、減塑、減廢,一同改善地球的環境。
TEXT: JENN
[[[related_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