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Leung(左)/ Danny Shum(右)
士多Ztore創辦人
Danny本從事IT行業,Jack從事連鎖超市。去年末,二人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創立名為「士多」的網購超市,主打本土、手工及公平貿易等商品。
「很多人忘記了香港本身有很多好東西,本土出產才最適合本地人口味。」
網購趨勢
縱然市場搬到網絡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本地網購發展卻極之緩慢。去年末,一家打本土旗號的網上超市-「士多」悄悄崛起,主打糧油雜貨,在本地網購闖出另一片天。士多創辦班底由三位土生土長的80後組成,Danny本從事IT行業,眼見糧油雜貨及日常用品在現時本地網購市場行得通,於是找來老朋友Jack及 Clarence合作,分別負責採購和財政,三劍合璧。
綠寶
早已在香港絕跡的綠寶,在士多有得買。
匯集老字號
老實說,最初聽到「士多」一名,心想定用懷舊零食作旗號,利用本土、街坊作gimmick做生意而已。誰不知,網站竟然有大量明明說好「只此一家,不作批發」的老字號品牌,便知道老闆絕不簡單,更是難得的有心人。Danny:「糧油雜貨市場很大,除了商業考慮,與我們的價值觀相近是更重要的一環。整個商業生態中,我們想追求一個更平衡的利益分佈,明顯地,商業生態的利益分佈傾斜一方,甚至是一方壓搾另一方。」
士多除了本地懷舊零食和老字號產品,還有本土年輕手工品牌、公平貿易、社企、環保的產品等,他們認為小眾的商品之所以小眾,因為他們不想犧牲品質,他們都是較有良心的商戶。Jack說:「本地人不乏產品,卻很需要人替他們尋求貼近現實生活的產品。某網購超市有十萬件產品,但有人需要十萬件產品嗎?而可持續消費是另一採購的考慮因素,能支持本地輕工業和社區發展,在地生產減低炭排放量,令社會發展更健康更平衡,我們樂於看見。」
玩具飛機
八、九十後每個人都擁有一隻「私人飛機」,鬥飛得高,鬥飛得遠。
士多執生基因
士多是每個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除了希望客人能重拾本土情懷,Danny及Jack更想秉承傳統士多靈活及用盡資源的特質:「士多完全體現了香港人如何在狹小的空間生存,而且執生能力高,好像以前學生未必夠錢買一整包糖,士多老闆便會拆散逐粒賣;又會用晾衫夾將薯片掛起,充分利用空間。很多時我們都認為,與其花太多時間做research,不如直接做再觀察情況。我們亦鼓勵員工摒棄官僚作風,多作嘗試。」
採購小眾貨品並不輕易,老字號不懂網購是何物,又擔心你壞他多年名聲,小品牌擔心形象和配套不足,但士多都不輕言放棄,只因深信要將小眾好物帶給大眾,最後換來的,是久違的士多人情味。Jack說:「有些老字號由最初趕我們走,到現時會主動多給折頭,關心我們搬倉、生意狀況,甚至為我們製作獨有包裝。」大家都說網上世界冰冷,但原來網購亦可以是展現暖暖人情味的貨品的平台。
#504 metropop
Text‧Angel
Photo‧Fra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