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佔了地球總面積達70%,它供應地球至少一半的氧氣,更有助平衝氣候,主宰著整個生態系統的正常運作。可是,近年來海洋正因環境污染、過度捕撈、全球暖化等問題而不斷遭受破壞。為了喚醒大眾對海洋保育的意識,聯合國自2008年起,訂立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而今年2021的主題為「海洋:生命與生計」(The Ocean:Life and livelihoods),希望藉此凸顯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性。適逢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何不從以下5件生活小事做起,一起守護海洋!
1. 齊「走塑」
根據英國 Ellen MacArthur 基金會發表的報告指出,每年估計約有8百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令大量海洋生物因誤食過量塑膠而死亡,同時當中產生難以完全分解的「微塑膠」粒,更會嚴重破壞海洋生態。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減少使用塑膠產品,自備並重用餐具、水樽、購物袋,甚至選擇光顧無包裝裸買店,齊齊「走塑」,從源頭減廢做起。
2. 加入淨灘行列
為了不讓更多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對其生態系統造成威脅,建議大家可以在假日相約好友一同參與不同環保團體舉辦的清潔海灘或小島活動,亦可在進行水上活動時,自發執走垃圾,再拿回市區回收處理,還海洋和海灘一個潔淨之軀。
3. 使用海洋友善防曬乳
一般防曬產品所含的化學物質,如氧苯酮(oxybenzone)或桂皮酸鹽(octinoxate)等成分,不但會影響珊瑚礁生長,更會促使珊瑚白化繼而死亡。因此,建議大家可以選用無添加任何傷害海洋環境成分的海洋友善防曬乳作替代,保護脆弱的珊瑚礁。
4. 不進食瀕危海產
為了防止野生海產遭過度捕撈而絕種,近年不少環保團體都提倡大家進食「環保海鮮」*,並避免食用瀕危或以破壞海洋生態方式捕撈和養殖的海產,支持可持續漁業,保護海洋環境。
*指以對海洋帶來最少傷害的方式捕撈或養殖得來的海產。
5. 節能減碳
當海洋吸收過多的二氧化碳時,會增加海水的酸性,進而破壞海洋的生態系統。因此,想保護海洋,大家可以從簡單的節能減碳做起,例如盡量選擇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隨手關燈,或是減少網購和開冷氣的次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