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

世界各國
綠色殯葬大不同

近年政府大力推廣綠色殯葬,希望以更環保和節省土地資源的方式,解決骨灰龕位不足問題。雖然香港現時的綠色殯葬只得花園和海上撒灰兩種方式,但外國不少國家已推行綠色殯葬多年,早已研發出不同的葬禮方式,有的更是創意十足,令人意想不到。趁著今天是重陽節,不妨看看以下各種綠色殯葬方式。

1. 珊瑚葬

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人工珊瑚礁公司提供的殯葬服務,是先將先人的骨灰與混凝土混合,製成人工珊瑚礁,再把它置入海洋生物棲息地。人工珊瑚礁又名礁球 (Reef ball),每個重800到4,000磅,呈半圓形球體狀,並設有多個洞口,可長期在海底承受強力的氣流,又能讓海洋生物在內棲息,以保育海底的生物多樣性。

2. 宇宙葬

為日本近年推行的綠色殯葬方式,做法是將先人的骨灰裝入直徑約2至2.5公尺的大型氣球中,灌入氦氣,然後於附近無障礙物的空地施放至高空,待氣球漲大至原來的3至4倍大後爆破,骨灰便會在高空飛散,重新回歸大自然。另外,葬禮使用的氣球也可被陽光和水分解至土壤,不會對地球帶來太大損害。

 

3. 花葬

不少國家都有提供花葬服務,例如台灣當地的環保葬,除了提供一般大家已知的海葬、灑葬(將骨灰灑在指定區域的泥土或植物上)之外,比較特別的便是花葬。做法是將先人的骨灰裝進生物可降解容器內,再埋入公墓內的泥土之中,並在上方種植花苗,讓先人能夠「化作春泥更護花」,為花朵提供養分,生生不息。

4. 樹葬

意大利公司 Capsula Mundi 發明了將先人骨灰或遺體直接放入特製的蛋型棺材之中,再與樹木種子一同葬於泥土之中的方式,讓棺材和遺體一同化成樹木生長的養分,使大樹能夠茁壯成長。蛋型棺材分為兩種大小,現於網上有售,但須根據相關國家的法律是否允許,方可進行此類樹葬。

 

 

5. 冰葬

冰葬,“Promession”,是由瑞典生物學家 Susanne Wiigh-Mäsak 於2004年所研發出來的技術。做法是先把先人的遺體以液態氮(Liquid Nitrogen)於攝氏-196度冷凍,然後透過震動,將變得乾燥易脆的遺體震成粉末,再於真空環境把粉末的水分抽乾。這些「骨灰」之後會被安放於生物可降解「骨灰龕」中,讓喪親者自行埋葬,想法前衛,極具創意,但可惜因法例或技術問題,冰葬仍未被認可,尚未能確實推行。

 

在全球人口過剩的情況下,墓地供不應求,故此,既環保又能節省資源的綠色殯葬,相信將於未來日漸取代傳統的殯葬方式,被一般普羅大眾所接受。

更多綠色殯葬資訊:
環保綠色殯葬 換個方式處理身後事
度身訂造綠色葬禮 環保「傢俬棺木」
遺物轉化工作坊 逝者衣物變抱枕
學習遺物 處理遺愛人間
母親是無言老師 為摯親舉辦環保喪禮

[[[related_posts]]]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