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控

在這裡你可以剪奇勒基寶頭和紋身!

一群八、九後青年,最初愛上英式電單車而相遇,喜歡英國文化,研究英式油頭、電單車、皮衣、皮靴和紋身等玩物。然後有了這家英式理髮紋身店。

2A
Mike(右一)認為,開店的最大目的,是讓一群喜歡相同事物的人走在一起。(Instagram:Mike@mikesr400)

這裡初時只是一家紋身店,後來有朋友想開英式理髮店,打算在工廠大廈租舖位,不過,既然大家喜歡的東西差不多,相處得來,便索性在紋身店加設理髮座位:「開業約半年,有人紋身後來剪髮,也有人剪髮後想去紋身。」Mike如是說。店裡的理髮師之一Kith表示:「這裡有點workshop的感覺,可能是香港首間這樣混搭的店吧。」

駐店的髮型師都是兼職性質,包括Julian在內,白天在外面都另有理髮店正職。(Instagram:Julian@julian_l)
駐店的髮型師都是兼職性質,包括Julian在內,白天在外面都另有理髮店正職。(Instagram:Julian@julian_l)

看在眼裡,這家店倒更像是一群嬉皮浪族聚首一堂的小天地,有著「發燒友」獨有的味道,地方小小,但每件擺設都專門都不得了,大家都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放在店裡,有些賣給有興趣的人,有些非賣,純粹觀賞,比如電單車裝飾、懷舊海報和玩具。Kith說:「我們都是純粹為興趣,也不打算在這家店賺錢。」

2C

Mike也認同,這裡遊戲第一,工作第二:「這裡數名理髮師本身也有正職,我們下班之後才過來幫忙,主要是跟預約客人剪頭髮,主力剪五十到六十年代的飛機頭,即男士俗稱的油頭。」於是這裡營業時間非常彈性,一切講心,也看心情,Mike笑道:「試過凌晨二時替人整頭髮。」

2B
復古,可說是這家店的靈魂,Kith說:「這裡所有東西都以vintage為主,也主力做old school風格的紋身。大家都懷舊,從玩具都髮型,對古老的東西有興趣。」不過,玩味重的油頭,自然不是每位男士都「負擔」得起,Julian說:「當然有人剪完後接受不到,或者他本身喜歡,但工作環境不容許,上司者覺得這樣的頭很不正經。」Mike則補充說:「這裡最多人剪的款式的是scumbag boogie(類近Clark Gable的髮型),當然啦,有些人一開始是貪玩,剪多了就慢慢習慣,然後愛上。」

 

FB: The 59 Tattoo and Barber Shop

 

Text*Jerry

節錄自#492 metro 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