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控

上海理髮店的「全套服務」

新東亞理髮店的老闆梁成當了逾半世紀理髮師,現在他「一腳踢」坐鎮新東亞,不是為錢,卻是為了一份感情,一口氣:「整條上海街,只剩我這一家,我不做就沒了。」以為上海理髮店老套過時?不!如今意外地有一群年輕人來捧場,體驗上海理髮店的「全套服務」!梁成淡定笑說:「他們不是來剪頭髮,是來享受。」

如今意外地有一群年輕人來捧場,逗得老爺子滿臉笑意:「現在流行懷舊保育嘛,好多大學生,玩音樂的後生仔都會來,最近還有不少人借我的理髮店拍婚紗照。」

5-1
剪髮技巧簡單直接,數十年如一日,最重要是記住每個客人的喜好,注意跟老師父指明要轉髮型,要另外收費。

只見他隨手拿起一個舊式電風筒,無按鈕,無機關調節,一「啪」電掣便吹出虎虎熱風,後座力也不少:「別說年輕人沒一個懂得用,現在香港地要買一個都不容易。」梁成指著風筒上的人手刻字,原是一個又一個的年份日期,1988年、1993年、1997年,他回憶道:「幾十年古董,最多就是替換內裡的摩打,一個月保養,每修理一次,他們就在殼上面刻一次日期,免得你說大話。以前的東西耐用,用到現在都不會壞。」

5-2
由於工序繁多,新式髮型屋一般都不會為男士客人焗鬚,即用熱毛巾讓鬚根軟化,剃鬚時更加貼面舒服。

舊式上海理髮店就像個時間膠囊,那些理髮椅、電風筒,甚至一把剪刀和粉刷,即使磨蝕了光鮮的外表,卻仍是一副堅如磐石的老骨頭,所謂「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店裡的一磚一物,都是變老不變樣。又見電風筒殼上潦草寫著「東亞」兩字,想來是他從舊店沿用到現在之物。

5-3
除了剃鬚,細心的理髮師還會替客人修剪鼻毛。

回想往事,梁成指從前的客人不是梳「蛋撻頭」,就是剷「游水裝」,尤其是家長帶孩子來剪頭髮,都是剪游水裝:「慳錢嘛,剪得夠短,便可以多隔一段時間才來光顧。」舊時代的人比較簡單,重視經濟實惠,髮型要易打理,不像現在那麼多昂貴的修髮技術,見慣世面和時代變化的他歎道:「新式salon和我們理髮店是兩個世界。」

5-41
舊式電風筒難控制,風力強,但吹出來的髮型非常「穩陣」,不易走樣。

梁成笑指,以前做老闆,十多個伙計,從來不用親自落場剪髮:「當年就坐在櫃台收錢而已,但現在理髮店生意難做,逐漸沒落,都是兩個原因所致。第一是租金貴,第二是少了人剪髮。以前沒那麼多古怪造型,男人都是整齊短髮,一個月來幾次,現在社會不同,短髮可以,長髮又可以,大家來得沒那麼頻密,生意又怎會好呢?」

舊舖結業後,他由上海街的一邊搬到另一邊,開了現在這家新東亞理髮店,打開窗便可以望到他的舊舖,不怕他的老朋友們年紀大,記憶差,找不著新地址。

 

Text*Jerry

節錄自#492 metro 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