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無故腹痛、腹瀉或便秘?你可能患上腸易激綜合症。腸易激綜合症,又稱腸胃敏感,雖然是腸功能失調或腸過敏而引起,但極大可能與心理狀態有關,有腸胃科醫生指出,近日生活的負面情緒使腸易激綜合症個案數字上升;然而,由於腸易激綜合症病徵與其他腸胃病等相似,令不少患者誤以為「禍從口入」進食了不潔食物,未能對症下藥。即看內文,了解相關的健康資訊、營養師飲食建議、中醫養生食譜。
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患者不時腹瀉或便秘,雖然不會提升癌症或炎症性腸病等嚴重疾病的風險,亦不會增加死亡率,但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及社交。腸易激綜合症可基於大便形態來分類,包括「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等;成因方面,通常患者的腸道較敏感、腸道蠕動過快、腸道曾受感染、生活壓力大或有家族病史等。有報告評估兒童患病率與成人相似,亦有研究發現若童年時受壓較大,日後患上腸易激綜合症的風險較高。根據〈羅馬Ⅲ〉診斷標準,若出現以下3種情況,便可確診為腸易激綜合症:
1. 在過去3個月內,每月至少3天出現反覆腹痛或腹部不適
2. 而且症狀發作於診斷前至少6個月
3. 並至少有下列2項特徵:
・排便後症狀緩解
・排便次數改變
・大便形態改變
西醫診斷時,一般會進行血液及大便化驗,經評估及確保沒有結構性問題後,才進行治療,患者可按醫生指示服用藥物,減輕腹痛、腹瀉、便秘或腸抽筋等症狀,並按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至於中醫學,中文大學早年已有研究指出中草藥能有效治療腸易激綜合症。中醫認為此症主要與肝脾兩臟有關,故多採用「抑肝扶脾」的療法,透過服用疏肝理氣,健脾止瀉的方劑,改善肝鬱脾虛問題,再配合針灸增強療效,減低發作機會。而常用中藥有木香、砂仁、茯苓等,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瀉;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中醫亦提醒,患者應避免生冷、辛辣、煎炸、油膩、刺激性食物,亦要學習調節心情及壓力。
營養師建議患者宜少吃多餐,亦不妨以「低發酵性碳水化合物飲食法」(FODMAP)來控制病情,FODMAP飲食法的原則是避免不易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高FODMAP」食物,在腸道發酵並產生大量氣體,從而減低令腸易激綜合症惡化的機會。「高FODMAP」食物有奶類、豆類、小麥、黑麥、蒜頭、洋蔥、椰菜花、蘑菇、蜜糖、芒果、梨、荔枝、蘑菇濃縮果汁等。同時,咖啡因、酒類、碳酸飲料、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應可免則免。患者可選擇「低FODMAP」食物,如動物性蛋白質、白飯、藜麥、花生、合桃、紅蘿蔔、番茄、白菜、菠菜、生菜、香蕉、葡萄、奇異果等。此外,部分腸易激綜合症患者,同時患有乳糖不耐症或麩質過敏症,可按需要配合無乳糖飲食(Lactose-Free Diet)或無麩質飲食(Gluten-Free Diet),限制乳糖或麩質的攝取。然而患者病情各異,宜向家庭醫生查詢合適的飲食治療法。
銅人仔附上具有溫中健脾,止瀉功效的中醫養生食譜「鮮淮山炒雞腿肉」,適合脾胃虛寒引起之腹痛泄瀉人士。
材料
做法
鮮淮山及雞腿肉,去皮、切件、各自汆水備用。生薑,去皮、切絲備用。先放少量油(過多的油容易造成泄瀉),然後放生薑略為爆香,加入雞腿肉炒至半熟,再放鮮淮山,同炒至雞肉全熟。
更多健康資訊:https://cm.tongrentang.com/
撰文:銅人仔
專業審稿:香港註冊中醫徐醫師
專業審稿:營養學家伍小姐
以上信息由北京同仁堂贊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