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陶瓷杯打破了,怎算好?將碎片掃進垃圾桶運到堆填區?再買來一個新杯不過是十元八塊,但陶瓷碎片在堆填區不知要花上幾百年才可分解。要是有方法修補陶瓷漆器,甚至可以將碎片升級再造,變成耳環、筷子託,你願意給破爛器具第二次生命嗎?
陶瓷碎片之間,有一道金漆,看上去比原本未打破的器物還要吸引,一點都不覺得這是一道裂痕或缺陷。這是用了日本著名的金繼工藝作修補。金繼早至十五世紀已出現,從前要製作陶器或漆器不容易,要是打破或裂了,不會隨便丟掉,而是找來金繼師修復。
如果是裂痕,金繼師通常會用到劃線刀先在裂紋上刻溝,再用「錆漆」將裂縫溝槽填滿。為了平滑,通常要上兩至三次「錆漆」,中間須打磨,之後塗上底漆,待硬化後又打磨,然後再上兩次漆,最後於縫合處灑上金粉或銀粉。金繼的修復方法,不是要把裂痕掩蓋,而是將裂縫變得完美不再怕表露人前。
畢業於日本女子美術大學工藝專業科的陶瓷藝術家鴨下知美,她愛將不同顏色的陶瓷碎片,以金繼修補,令餐具可重新再用,又或是將陶器升級變作裝飾品如耳環、筷子託等。
不過鴨下知美的作品又與一般的金繼修復有點不同,看上去不像傳統的講度細膩、平滑,但卻散發出活潑和力量。鴨下知美形容她是用傳統金繼工藝技術加入現代風格,她曾多次在東京銀座、阿佐谷設個人展覽,又曾受邀請到巴黎、紐約展出作品。
她不時舉辦工作坊,大人小朋友老人家也可帶着破醉了的器皿來學習修復,創作出不同作品。修復的同時,也是一種療癒,人人可做到,令人對破棄之物有着另一番體會。
這個修補過的碗,竟然有着奧地利著名畫家Gustav Klimt畫作「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的感覺。
TEXT:CHING
PHOTO:鴨下知美
[[[related_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