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使你瘋狂。瘋狂購物後,卡數「水浸眼眉」遭受滅頂之災就「喊都無謂」。可惜貨物出門,恕不退換,誓言「再買我就斬手指」都無用。慢著,先別怪責自己,有研究指出9成人購物時會在90秒內根據貨品顏色判斷喜歡與否。不想被眼睛矇騙,小心某類顏色的貨物,可能保你袋袋平安。 沒有最靚,只有最適合 顏色是展現品牌個性一環,例如可口可樂紅的活力玩味,Tiffany blue的高貴含蓄……當一種顏色被塑造成某品牌專利,(希望扮成)個性相符的顧客自然趨之若鶩。 世事往往沒有「一本通書睇到老」,自然也沒有一種顏色能讓商家戰無不勝。一件產品受顧客青睞,往往取決於產品是否與該顏色合襯,而非顏色本身帶來的感覺,例如香港人買車絕少挑紅色,畢竟不想愛車被誤認為是的士;男士買衫最愛藍、黑色,沉穩易襯永無死錯人。
觀察本地路面,除非跑車,一般車輛仍是黑、白、銀、灰最受歡迎。
鮮艷顏色難襯又難carry,最易釀成男性時裝車禍。
奢華紫色 中國人眼中「紫氣東來」為祥瑞之兆;英國伊麗莎白一世曾指定紫色為皇室專用……紫色的奢華感覺看似人為,其實也跟染布技術有關。古時一磅紫色羊毛隨時抵得上凡人一年人工,所以代表尊貴奢華。現在奢侈品如香水、珠寶、抗衰老護膚品等的包裝都不乏紫色點綴。
寡婦紫 紫色在泰國是寡婦哀悼亡夫時穿的顏色。
瘋狂紅色 「瘋狂勁減」、“SALE”、「跳樓價」等標誌全用紅色,特別是當店舖主色是綠色(紅色的對比色)時就更顯眼,目的是傳遞迫切感,恍若向你大喊:「真的不買?蘇州過後無艇搭!」這容易令你未經思量就拍板,後悔也來不及,可憐你的荷包就此流血不止。
開胃紅黃 自然界中成熟甜美的果實不乏紅、黃色,所以它們最易令人聯想到美味食物,屬開胃顏色,無怪乎使用這兩種顏色的快餐店賺到盆滿砵滿。
綠色不環保? 綠色膠製品或印上綠色油墨的紙張常含有氯或鈷、鈦、鎳、氧化鋅,使它們更難分解或回收。
顏色,你的名字是…… 顏色不外乎紅橙黃綠青藍紫,但原來「玫瑰即使換了名字,還是依舊芬芳」並不適用於顏色。啡色聽起來平平無奇,叫「mocha色」就立即高檔幾倍。名字好聽也會讓人聯想翩翩,例如2012年有種極淡的粉紅色被命名為「天使呼吸(angel’s breath)」,詩意(特別造作)或影像化的描述都是吸引顧客的秘訣。
無怪乎染髮劑或隱形眼鏡都把顏色列為「焦糖棕」、「榛果啡」,而不是直呼其色。
頭盔 以上其實只是籠統分類,我們對顏色的認知遠比上述複雜得多,文化、性別、成長背景、個人喜好、周遭環境、顏色的飽和度和明亮度等多項變數都會摻雜其中。你,對於自己的顏色偏好有多了解?
資料來源: Gregory Ciotti , “Color Psychology: How Colors Influence the Mind”(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