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食得是福」,不過,如果只顧口腹之欲而放肆地吃,分分鐘會危害健康!尤其是外出用餐,更是危機四伏,若不謹慎點餐,隨時一餐已超過一日卡路里及脂肪的攝取上限,最終由「福」變成 「禍」。今期邀請到營養師馬詩慧跟大家細數港式食品中,哪些食物是致肥之最!
點心類
第 1 位:棉花雞
熱 量:210 kcal
脂 肪:14 g
「棉花」即是經油炸的魚肚,本身的油分含量已經很高,而且蒸煮後吸附了大量含有高鈉質和脂肪的醬汁。
第 2 位:叉燒酥
熱 量:200 kcal
脂 肪:14 g
製作酥皮的過程中,會加入很多起酥油令,而且外層的腐口感更鬆脆,故此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進食過量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
第 3 位:鮮竹卷
熱 量:150 kcal
脂 肪:12 g
鮮竹卷的做法是先炸後蒸,而且外層的腐皮其實是豆漿煮滾後,面層凝固的一層薄膜,即是黃豆面層的油,所以脂肪含量非常高。
兼吃粉麵 增添飽肚感
製作點心時經常會用上豬油,因豬油是飽和脂肪含量高的動物性脂肪,如攝取過量,容易令壞膽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飲茶時單靠點心填肚,可能要進食大量才飽足,從而額外攝取了更多脂肪和飽和脂肪,建議同時點一些較飽肚的粉麵,如菜遠肉絲湯米線或海鮮湯飯,以增添飽肚感。
茶餐廳類
第 1 位:豉椒排骨炒麵
熱 量:1500 kcal
脂 肪:91 g
根據衛生署建議,成年女士每日需要攝取 1,500 卡路里,一碟豉椒排骨炒麵已足夠一整日的所需熱量。而且麵底經油炸,加上排骨含有大量飽和脂肪,所以整體脂肪含量高。
第 2 位:枝竹火腩飯
熱 量:1400 kcal
脂 肪:62 g
枝竹本身屬高脂食物,如使用經油炸的炸枝竹,熱量會更高。火腩是連豬皮及肥膏的五花腩,所以脂肪含量高。加上醬汁偏鹹,含鈉量高,所以並非健康的選擇。
第 3 位:焗豬扒飯
熱 量:1300 kcal
脂 肪:60 g
煎豬扒時需使用大量油,而且廚師未必會先去除豬扒的肥膏,加上炒飯底及全脂芝士一同焗製,所以卡路里及脂肪含量都很高。
過量鈉質易水腫
茶餐廳碟頭飯使用了大量醬汁及鹽調味,以上 3 款茶餐廳食物的鈉含量達 2,000 至 2,900 毫克,每碟都超出了世衛建議每日攝取 2000 毫克鈉的上限。吸收過量鈉質會導致血壓上升,並增加腎臟負荷,更會令人出現水腫。
早餐類
第 1 位:All day breakfast
熱 量:1119 kcal
脂 肪:71 g
豬肉腸、煙肉、牛角包及薯餅的脂肪含量高,單是 1 條煎豬肉腸已經有 4 茶匙油, 超出了每人每餐建議的 2 茶匙油攝取量。 而且廚師普遍會加入牛油及牛奶炒蛋使其更滑身,所以都是致肥原因之一。
第 2 位:五香肉丁公仔麵
熱 量:680 kcal
脂 肪:37 g
即食麵經過油炸,一包即食麵已經有 470 卡路里及 21 克脂肪,相等於 4 茶匙油。 而且五香肉丁是用肥肉及瘦肉製成,含大量辣椒油,2 湯匙五香肉丁已經有 10 克 脂肪及 2 茶匙油,如果連湯飲,所攝取的油分和脂肪會更高。
第 3 位:魚肉燒賣+腸粉
熱 量:674 kcal
脂 肪:32 g
魚肉燒賣是以少量魚肉、肥豬肉及豬油製 成,進食 5 粒已相當於約 1 碗飯的熱量。 連同 1 碟腸粉,因為加了芝麻醬、甜醬及 芝麻等,令熱量更高。
馬詩慧
尚營坊營養師
TEXT:ELIM
PHOTO:NICK